首页 资讯 正文

6月26日,“溯源与承流:舟山渔民画艺术(1983-2024)文献与作品展”即将开展

体育正文 290 0

6月26日,“溯源与承流:舟山渔民画艺术(1983-2024)文献与作品展”即将开展

6月26日,“溯源与承流:舟山渔民画艺术(1983-2024)文献与作品展”即将开展

“溯源与(yǔ)承流:舟山渔民画艺术(1983-2024)文献与作品展”将于6月26日在浙江展览馆开展(kāizhǎn)。 对于广大美术家而言,乡土大地便是生命印迹,它构成一个实实在在(shíshízàizài)、伸手可及的(de)生活形态。这是一个不(bù)需要(xūyào)被求证的非对象化世界,这里的环境、风俗、乡民凝聚成一种共同体的形态和归宿,个人和族群都在这个共同体的世界里接受并思忖着历史共同的命运。它总是有限的,但开放性却滋生在这种有限性之中。在这个整全的乡土世界之中,美术家们深扎大地,滋养人格与心性,坚守和淬炼(cuìliàn)着自己的艺术(yìshù)情怀和艺术创造,正是(zhèngshì)这样的情怀和创造,凝聚着浙江美术发展的重要力量(lìliàng)。 王敏杰(浙江省(zhèjiāngshěng)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) 绚烂而多彩的(de)渔民画创作,反映了舟山(zhōushān)人民的海洋(hǎiyáng)生活中的所见、所思和所想,既是个人内心世界的表达,更是时代发展洪流中色彩的交响曲,体现了舟山人民在与海洋打交道的过程(guòchéng)中所产生的坚毅、拼搏、乐观、顽强的奋斗精神,以及对于一切美好生活(měihǎoshēnghuó)的愿景与追求。今天,在舟山渔民画发展四十年之际,浙江以地域性绘画的角度来回望与总结(zǒngjié)舟山渔民画的发展历程(lìchéng),富有前瞻性。舟山渔民画的成功经验(chénggōngjīngyàn)既是舟山渔民画从业者探索之路的总结,也是浙江以及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发展的宝贵经验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 王雪峰(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(bù)主任、博士后导师) 戴君芬(dàijūnfēn) 绿岛 125×115cm 1983年 朱松祥(zhūsōngxiáng) 大网头 62×155cm 1983年 董凯云(dǒngkǎiyún) 海姑娘 123×156cm 1987年 俞慧娣 摇橹歌 118×168cm 1987年(nián) 姜声慧(jiāngshēnghuì) 梳妆 1988年 梁银娣 海岛石屋(shíwū) 58×58cm 2002年 宋敏芳(sòngmǐnfāng) 中国旗袍 65×70cm 2009年 徐重芳(xúzhòngfāng) 渔家乐之二 114×66cm 2012年 郑红飞(zhènghóngfēi) 渔之歌 200×200cm 2019年 朱(zhū)国安 船坞 65×67cm 2020年 俞舟波 金色年(nián)华 180×182cm 2024年 包凤佴 海潮涌绿电生(lǜdiànshēng) 112×123cm  2024年
6月26日,“溯源与承流:舟山渔民画艺术(1983-2024)文献与作品展”即将开展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